1860年,英国著名的鸟类学家兼外交官斯温霍随英法联军一同自香港北上,作为亲历者参加了“华北战役”,也就是所谓的第二次鸦片战争。斯温霍生于印度加尔各答,18岁便进入英国外交部担任外交官,曾长期担任英国驻厦门、打狗等地领事。
斯温霍抵达中国后,首先担任了英国驻厦门领事馆翻译,在任期内,他作为随军翻译参与了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,战争之后不久斯温霍升任厦门副领事,并被派驻台湾。在这段时间前后,英国设立了打狗领事馆,斯温霍被任命为英国驻打狗第一任领事。在打狗领事任内,斯温霍在汉族和平埔族聚居的地区进行过比较全面的自然调查,但并未深入台湾山区和内陆。
1866年,斯温霍离开台湾赴任厦门领事,此后历任英国驻宁波和烟台领事。1873年,斯温霍因病离开烟台领事的职位,返回伦敦休养,依靠英国外交部提供的退休金生活。1877年,41岁的斯温霍在英国伦敦病逝。
作为外交官,斯温霍的笔记不但内容丰富,而且文笔也称得上十分优美,因此这篇史料到了今天,仍然有不小的阅读价值。
在大沽口要塞攻防战后,英法联军的战兵和工兵们都忙于修建营地防御工事以及运送物资,而作为非战斗人员的斯温霍无事可做,便到周边的汉人村庄中闲逛,在此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个十分健谈的汉人缙绅,这位缙绅看到了英国人斯温霍,非常高兴地对他说道:“这次贵国狠狠地教训了那些鞑子兵一次,真是太好了!”
缙绅的态度让斯温霍感到十分吃惊,他便反问道:“这么说,你不是满人咯?看到他们战败,你好像很开心的样子。”
“我当然不是了,那些满人是来自北方蛮荒之地的一个野蛮肮脏的部落,他们来到中国所作的一切,就是压迫我们汉人,掠夺我们汉人的财富,过去两百多年里一直是如此。这次贵国的舰队和大军前来登陆,村中也有一些人担心你们会抢劫我们的粮食和女孩,但大多数人都很高兴,因为你们消灭了两千多个鞑子守兵。”
“贵国的士兵要比鞑子的军纪好得多,而且你们的大炮也比鞑子的炮装填速度更快,我相信这样的军队肯定是僧格林沁和他的蒙古骑兵抵挡不了的,祝你们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还能继续取得胜利,就像今天贵国的那位勇敢的将军枪毙八旗兵指挥官一样,到京城去枪毙鞑子的皇帝。
这位身材肥胖、面容和善的汉人缙绅将斯温霍邀请到了自己家,用茶水和点心招待他,然后和他絮絮叨叨地说了那上面的许多话。
在随同联军进兵的这一路上,斯温霍就发现,那些如同恶狼一般拼死抵抗的,一定是满蒙八旗的士兵,而汉人军队往往会自己驻守的墩台碉堡主动让出来给联军。到后来八里桥之战的时候,许多十里八乡的汉人百姓都来围观战斗,他们看到联军的大炮击中了蒙古骑兵就会欢呼雀跃,而看到清军的火炮击中联军则会扼腕叹息。再到后来,联军向圆明园进军的途中,一个汉人兴高采烈的找到了斯温霍,告诉他一营镶蓝旗的满洲兵在撤退的时候路过他家时放了把火,他愿意帮联军指路去满洲兵的军营,“希望你们能把他们全都杀了。”
仅仅是在斯温霍这个“自己人”的笔记当中,英法联军犯下的烧杀抢掠的罪行也不算少,汉人也从来没把他们当成过什么“解放者”——但是两个殖民者之间的战争,在客观上为汉民族的独立与复国提供了机会。
Tag: 清朝 中国历史 历史真相 中国伪史这个手记很有价值,说明那个时代有些汉人还是清醒的